農文旅融合 開辟祁陽鄉村振興新賽道
2024-11-27
來源:中國新聞網
近年來,湖南省祁陽市始終圍繞“產業強市”戰略,著力發展油茶產業,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,以“大產區、大園區、大景區”為目標,把“融合農文旅”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,以農促文旅、以文旅興農,全力推進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,有效實現了農文旅企業有甜頭、農業提質有奔頭、農村面貌有看頭、農民增收有盼頭。
祁陽市是“中國油茶之鄉”,有著近2000年油茶栽培和加工歷史,素有湘南“天然油庫”之美譽。全市現有油茶林面積63.61萬畝,居永州市第一,是全省重點產區、全國第一批油茶產業發展示范基地。根據油茶的生物學特性,結合當地的氣候、土壤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的因素,祁陽不僅全力打造集產、供、銷于一體的油茶全產業鏈,還將油茶產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,打造了別具特色的國家4A級景區——唐家山景區,不僅促進了油茶產業飛速發展,也推動了鄉村旅游邁向高質量。
近年來,祁陽市油茶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,茶油的優良品質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同,市場空間越來越廣。通過政府引導,培育壯大了新金浩、銀光等農業龍頭企業15家,引進現代化數字生產設備,構建新的生產經營模式,全力打造集產供銷于一體的油茶全產業鏈,形成了以“湖南為大本營,京廣線為軸心,京滬為戰略制高點,輻射周邊城市,帶動全國市場”的市場營銷布局。
在唐家山景區,油茶研學旅游基地持續升溫;在中國油茶博覽館,多元化、高科技的交互式多媒體技術呈現了一場集科技性、體驗性、趣味性于一體的油茶博覽盛宴。此外,祁陽的和谷谷智慧農旅產業園將花卉苗木與旅游相融合,打造觀光、露營、婚慶等項目;德輝景區將果蔬產業與旅游相融合,孕育果蔬種植采摘研學旅游,形成湖南文旅消費“新生代·新場景”。
按照“文旅+創意+科技”理念,高標準建設中國油茶博覽館,集科技性、體驗性、趣味性于一體。今年以來,油茶博覽、產學研活動已接待游客5萬余人次。堅持“大園帶小園,建設園中園”,建設了和谷谷智慧農旅產業園、三家田園綜合體、廣墾油茶科技園、唐家山油茶文化園等,以好風景催生新經濟。成功創建了省級油茶文化產業園1個、省鄉村旅游基地8處、“美麗院落”20個,3A級景區3個,4A級景區1個,被評為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。
隨著農文旅融合加速發展,祁陽鄉村旅游變得火熱,興起“鄉村旅游+民宿”產業。截至今年10月,祁陽因地制宜打造了30多個具有山水特色、地域文化的精品鄉村旅游示范區和民宿,游客能賞自然美景、品地方美食、看傳統戲劇。
在祁陽唐家山景區,20棟臨湖民宿背靠萬畝油茶基地、面朝千畝七星湖,巧妙融于山水之間。這個高端度假型民宿自今年3月營業以來就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祁陽深入了解風土人情、文化特色。
隨著農文旅融合向高質量發展邁進,旅游者越來越注重文化交流、自然探索、健康休閑等方面的體驗。祁陽開始修煉“內功”,提升融合能力。
位于祁陽的浯溪碑林是中國最大露天摩崖石刻,保存了唐朝至民國書畫摩崖石刻505方,是稀有的書法石刻寶庫。其中,《大唐中興頌》因元結的文絕、顏真卿的字絕、摩崖石刻的石絕被譽稱“摩崖三絕”。
據了解,祁陽通過實施浯溪摩崖石刻數字保護利用項目復活千年“跟帖”名場面。突出摩崖石刻文化、非遺、油茶文化、陶藝文化、紅色文化和美食文化。陶鑄故居、浯溪摩崖石刻、古法榨油、現代祁劇《一擔銀元》、祁陽小調、祁陽傳統美食、陶瓷制作等,也會在大會期間全方位呈現深厚的祁陽傳統文化。
目前,祁陽已擁有陶鑄故里、浯溪碑林、祁劇、祁陽小調、祁陽石、李家大院六張國家級歷史文化名片,成功申報省級以上歷史文化名村19個、省級以上傳統村落17個,獲批省級五星級鄉村旅游區(點)6個,四星級鄉村旅游區(點)8個,清湖山莊民宿和香湖灣民宿今年獲評省五星級民宿。
農文旅融合為祁陽鄉村振興開辟新賽道、為現代農業產業園帶來新氣象。打造了一批特色產業品牌,獲批中國馳名商標2個、中國好糧油品牌8個、2家企業獲湖南茶油公用品牌授權。涌現了一批網紅打卡景區,祁陽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,去年成功舉辦首屆湖南油茶節。促進了村民增收致富,2023年,園區實現農業綜合產值68億元,帶動1.875萬農戶增收,主產區農戶戶平增收4500元,為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提供“助推器”。